萨博汽车销量_萨博汽车销量怎么样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萨博汽车销量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萨博汽车销量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

2.外媒评价吉利沃尔沃合并:中国首次出现全球性车企

3.北京买新能源车,不妨看看这5款紧凑型纯电SUV

4.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是哪四家?

5.独家 | 华晨破产,长城投产宝马3系

6.电动车在中国发展那么猛 能否造就世界级汽车品

萨博汽车销量_萨博汽车销量怎么样

????????????

        不太让人意外的是,通用汽车终究还是败给了自己。

       买买买!疫情之中,长城汽车国际化版图扩充不但没有暂缓,反而快马加鞭,其因接连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工厂、泰国工厂而被刷爆朋友圈。

       1月17日,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签署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协议,根据投资意向书,包括塔里冈工厂在内的通用汽车印度公司将移交给长城汽车。收购交易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收购之后,印度塔里冈工厂将主要生产哈弗和长城EV产品。

       据悉,印度塔里冈工厂正式投产于2010年10月,年规划产能13.8万辆、发动机15.7万台(含汽油/柴油)。如今,印度塔里冈工厂已成为长城汽车海外第2个、全球第10个全工艺整车工厂。

       2月17日,长城汽车与通用汽车共同宣布,长城汽车将收购通用汽车泰国罗勇府制造工厂,根据协议条款内容,包括罗勇府汽车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在内的通用汽车泰国公司将全部移交给长城汽车,并计划在2020年年底完成交易和最终移交。

       据悉,自2000年投产以来,泰国罗勇府工厂作为区域制造中心,已生产近140万辆汽车,产品以皮卡和SUV为主,主要面向泰国国内和出口市场。如今,泰国罗勇府工厂已成为长城汽车海外第3个、全球第11个全工艺整车工厂。

       一方面,不禁感慨长城汽车全球战略推进步伐如此之快;另一方面也产生了疑惑,为什么总是通用汽车的海外工厂被收购?或许换种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是中国品牌汽车太强了,而是昔日国际汽车巨头跌落神坛了。

       多地撤退

       面对接连被长城汽车收购海外工厂的局面,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高级副总裁Julian?Blissett给出的官方解释是,“我们决定停止在印度塔里冈工厂的生产是基于通用汽车的全球战略,以此来优化通用汽车在世界各地的足迹。”

       无独有偶,通用汽车国际业务高级副总裁朱利安也给出了相似的解释,“在对泰国业务的所有可能选择进行详细分析之后,通用汽车做出了停止在泰国生产和销售业务的艰难决定,停止在泰国罗勇府工厂的生产是基于通用汽车的全球战略和优化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制造工厂。”

       近期,通用汽车又对外公布将于2021年之前逐步结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的汽车销售、设计、工程研发等运营工作,并淘汰在当地的霍顿品牌。“我们正在重组通用汽车的国际业务,专注于在市场上实施合适的战略来推动强劲的回报率。”通用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Mary?Barra如是说。

       撤出多个市场,通用汽车被指因当地业务不佳,其全球市场占有率正逐步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以霍顿品牌为例,最初进入澳大利亚时,市场占有率高达22%,然而,这一压倒性的市场份额到了2019年仅剩下4%。

       另以俄罗斯市场为例,2012年通用汽车在俄罗斯市场达到顶峰,销量为310万辆,此后便一路微跌,直至彻底崩溃。受到经济环节不景气影响,2015年通用汽车在当地销量已跌至140万辆。随后几年,出现过一番轻微反弹后,2019年销量同比下滑6.4%。

       “通用汽车一系列瘦身动作并非是一件件单独事件,而是其全球化业务调整布局中的一部分。这源于通用汽车在2015年投资者大会上提出的一揽子全面战略,总体来说就是退出投资回报不充足的市场、加大对未来出行领域的投资‘两条腿’走路。”有业内专家对《汽车观察》分析道。

       实际上,这已不是通用汽车全球战略版图缩水的首批案例了。近十年,通用汽车在全球做得最多的“动作”似乎就是关闭和退出,其已从多个曾经被一度视为“十分关键”的市场上抽身。

       2010年,通用汽车关闭其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装备工厂;2012年,关闭其位于德国波鸿的装备厂,并出售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输电业务;2013年,宣布旗下雪佛兰品牌于2015年退出欧洲市场,并于2017年停止在澳大利亚的制造工程。

       2015年,通用汽车开始大批量退出俄罗斯市场,并宣布停止在印尼生产通用旗下的产品;2017年,将南非和东非业务出售给日本五十铃,并结束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同时还将宝沃/沃克斯豪尔和通用汽车金融欧洲业务出售给了PSA集团。

       2018年年底,通用汽车停止其在越南的生产,并将业务出售给越南汽车制造厂家Vinfast,与此同时,Vinfast还承担起了雪佛兰品牌在越南的经销商。到了2019年,通用汽车宣布要在2020年3月月底之前,将雪佛兰品牌从印尼国际市场撤出;此外,通用汽车还计划在2020年年底之前将雪佛兰品牌撤出泰国。

       尤其是在过去一年,通用汽车同时关闭了7家工厂,包括北美地区的加拿大奥沙瓦组装厂、俄亥俄州洛兹敦组装厂、密歇根州底特律-汉姆川克组装厂、马里兰州和密歇根州的动力总成工厂,以及2家海外工厂。

       截至目前,通用汽车还在继续考虑退出更多市场,其全球紧缩计划仍在持续之中。谁也没有想到,拥有近112年历史、曾经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商、美国汽车精神领袖的通用汽车竟然会走到如此地步。其实,全球车市进入萧条之际,如果说关闭工厂是企业削减成本的标配,那么,开启售卖模式自然也是企业“勒紧裤腰带”的基本操作。

       中美未卜

       近年来,经历过车市“微增长”和“寒冬”之后,通用汽车全球市场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实,早在2009年申请破产时,通用汽车便已失去了全球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那段时期,通用汽车先后释出了悍马、庞蒂克、萨博、水星等品牌。

       2011年,受日本海啸影响,通用汽车借机超越丰田,重回行业老大。但一年后,通用汽车再次被丰田超越,从此,通用汽车全球排名不断下沉,先后被大众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超越。

       直到2016年,通用汽车进入历史全盛时期,全球销量创纪录地达到1001万辆;但在短短两年之后,这一数字就跌到了838万辆;2019年,通用汽车全球销量为774万辆,同比下降10.7%,这家曾经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如今世界排名已跌落至第四位,位居大众、丰田、雷诺-日产联盟之后。

       可以看出,销售规模、收益能力、产能利用率是通用汽车在其业务调整过程中评估各大市场“经营可持续性”的核心要素。照此标准,中国市场和北美市场正是通用汽车所看重的回报率更高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占据了通用汽车全球4/5的销量。

       数据显示,2017年,通用汽车在华销量首次突破400万辆,达到历史巅峰;2018年在华销量则下滑至364万辆,虽然有所跌落,但中国仍然是通用汽车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直到2019年,通用汽车在华销量同比下滑15%至309万辆,中国从此便失去了通用汽车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

       曾经,通用汽车进入中国市场被视为汽车营销界的“教科书”,旗下多个品牌在华表现都曾有过相当长的辉煌时期。例如,别克品牌有紧凑级轿车销量之王凯越,以及紧凑级SUV销量支柱昂科威;雪佛兰品牌有科鲁兹与迈锐宝,前者主攻紧凑级运动市场,后者是B级轿车销量的常青树。

       但好景不长,作为通用汽车在华最重要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2019年销量仅为146万辆,同比下跌25.72%,再次拉大了与南北大众的差距,勉强保住了老三的位置,而这已是上汽通用连续第二年出现下滑。自2017年在华销量创纪录地达到200万辆以后,上汽通用便开始了下滑势头,仅这两年销量便“蒸发”了27%。

       近期,2019年美国车市终于落锤定音:全年汽车销量虽然下降1.2%,但仍突破1700万辆大关,这已是美国车市连续第五年突破1700万辆。就市场格局来看,只有德系车与韩系车保持甚微增长,底特律“三巨头”销量齐跌。

       其中,通用汽车2019年美国市场销量约为336万辆,跌幅2.3%,销量下滑的一大原因是为期40天的工人罢工。同时,通用汽车旗下多款皮卡正处于换代或中期调整阶段,销量爬坡艰难,也影响了相关车型的生产和销售。

       要知道,2019年美国汽车销量中有69%是皮卡和SUV车型,菲亚特-克莱斯勒之所以成为底特律“三巨头”中跌幅最小的企业,主要就归功于其皮卡Ram销量支撑,2019年Ram销量同比增长18%,首度超过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Silverado。

       重金续命

       据悉,2018年通过调整北美工厂、重组全球产品开发部门、整合产能结构、优化人员架构等一系列措施后,通用汽车有两年内共获得60亿美元;2020年~2021年,待通用汽车从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市场撤离后,预计将增加价值11亿美元的现金和非现金费用。

       那么,通用汽车通过业务“瘦身”节省下来的资金用来做什么?“为了提高公司业务的灵活性与盈利性,通用汽车只能依靠自我输血的方式来投资未来,尤其会优先考虑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全球投资。”据通用汽车相关负责人透露,按照计划,通用汽车用于未来的投资资金将在两年内翻一番。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通用汽车收购自动驾驶公司Cruise,如今已发展至2000人规模;2020年1月,Cruise公开了首款车型——共享自动驾驶纯电动汽车Origin,其行驶里程可超过100万英里。

       在电气化方面,通用汽车还与LG成立合资公司,用以建造电池工厂。2020年,通用汽车宣布向底特律-汉姆川克工厂投资22亿美元,用于生产包括悍马在内的多个品牌纯电动卡车及SUV车型。2021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纯电动皮卡将正式投产。

       在汽车行业竞争格局愈加激烈的当下,电气化和自动驾驶已成为众多传统车企的必然选择,通用汽车显然已经看到了这一未来发展方向,并决定不惜重金赌上一把。正如业内专家对《汽车观察》断言,“如果只是为了追求全球化,而忽略了对于未来的投入,通用汽车则不可能重返巅峰。”

       事实上,通用汽车战略转移已在中国市场初见端倪,其2019年在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5%,累计投放车型数量已超过10款,并计划于2021年~2023年在华另发布10款新能源汽车。种种迹象表明,为占领下一个风口,通用汽车正全力加速向电动化转型。

       更为积极的是,为应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变化,通用汽车在产品研发方面终于明白了有的放矢的道理,其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调整,聚焦快速增长的SUV与豪华车市场。未来五年内,整个上汽通用研发与技术投入将达到800亿元;且到2023年,将推出60款以上全新或改款车型,其中,有9款以上车型为全新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

       除此之外,通用汽车全球“瘦身”也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让制造业回归美国”的构想。在力挺“美国制造”上,特朗普越发迫切,除推出一系列相关措施让部分海外资金回流美国外,据坊间消息,美国政府还曾极力说服通用汽车保留美国工厂、保证美国工人就业,并关闭其在中国的工厂。

       但实际上,制造业能否回归美国不是以一个人的决定就能办到的,因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任何企业都会考虑把其产业链放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去,这是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如果经过比较,美国在制造环节里的成本优势不比其他国家,那么,让制造业回归就显得不切实际了。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外媒评价吉利沃尔沃合并:中国首次出现全球性车企

       1.通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1908年成立于美国的底特律,创始人是马车商威廉-杜兰特,他将美国当时的奥兹莫比尔汽车公司、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奥克兰汽车公司、雪佛兰汽车公司和别克汽车公司组合起来成立了通用汽车股份公司。\x0d\通用旗下品牌有: 旁蒂亚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别克、霍顿、沃克斯豪尔、悍马(Hummer)奥兹莫比尔、欧宝、土星、GMC、萨博。\x0d\\x0d\2.福特,福特汽车公司的历史始于上个世纪初,创始人是亨利?福特,福特先生被尊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福特:福特、林肯、马自达、阿斯顿?马丁、沃尔沃、野马,路虎(Landrover),捷豹,水星(Mercury)\x0d\\x0d\3.丰田,丰田汽车公司是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由丰田喜一郎创立于1933年,总部设在日本东京,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丰田,大发、雷克萨斯(凌志),铃木汽车公司(SUZUKI)成立于1954年,以生产微型汽车为主。铃木也是丰田集团成员。\x0d\4.大众,大众汽车公司是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公司总部现在设在沃尔夫斯堡,创始人是世界著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波尔舍。奥迪是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x0d\奥迪品牌群包括奥迪,西雅特和兰博基尼(Lamborghini);大众品牌群包括大众、斯柯达(?koda)、宾利(Bentley)和布加迪(Bugatti),保时捷。大众汽车公司于1998年6月12日买下Lamborghini.\x0d\\x0d\要说销量,丰田是最大的,世界各地都有丰田的车。\x0d\奔驰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旗下的一个品牌\x0d\宝马还算不上大的汽车生产商,BMW,全称为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BMW公司始于1916年,是德国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档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总部位于慕尼黑。BMW在中国大陆、香港又常称为“宝马”。 BMW集团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劳斯莱斯)三个品牌。

北京买新能源车,不妨看看这5款紧凑型纯电SUV

       在收购沃尔沃十年之后,2月10日,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吉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正在与沃尔沃汽车AB公司(以下简称沃尔沃汽车)的管理层进行初步探讨,以探讨通过两家公司的业务合并进行重组的可能性,拟将合并后的业务于香港及斯德哥尔摩上市,以使其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

       早前,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同归于吉利控股旗下,属于平级关系,如若此番合并重组成功,一家年销200万辆以上的汽车巨头呼之欲出。吉利汽车在公告中表示,借助此次重组,双方将组成一家强大的全球集团,实现成本结构和新技术开发的协同效应,以应对未来挑战。

       那么对于这一“重磅炸弹”,一向对于中国汽车比较苛求的外国媒体又是怎么看的呢?

       双赢的决定

       “这将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德国新闻电视台给予这次合作高度评价。德国人认为,沃尔沃是吉利通往欧洲的桥梁,吉利则是沃尔沃扩大中国市场的保障,同时双方的合作还会在资本市场为集团带来新鲜的资金。

       毫无疑问,合并的消息成为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的重大利好。在2月10日发布公告之后,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在11日报收14.48港元,涨5.69%。西部证券、华创证券、招商证券、华西证券等证券公司均给予吉利买入评级,华兴控股资本则给予吉利汽车增持的评级,交银国际更加吉利汽车推荐为行业首选股。

       目前,吉利汽车在港交所的市值接近160亿美元。而沃尔沃方面2019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32亿美元,按照欧洲汽车制造商普遍的市盈率估算,其估值约为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2.5倍,即80亿美元左右。两者叠加将形成一个市值近240亿美元的汽车制造集团。

       彭博智库给出了更为乐观的估计,该机构认为重组后新集团的市值或将超过300亿美元。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兼CEO袁小林表示,两者合并后“市值可能将超过所有中国A股汽车上市企业”。

       《瑞典日报》认为正式合并意味着中国企业将首次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去年,沃尔沃和吉利总共生产了约260万辆汽车,其中沃尔沃的汽车销量超过70万辆。按惠誉国际(Fitch?Ratings)近期公布的数据,全球汽车制造业去年的汽车产量在2018年的基础上回落4%,至7750万辆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2019年,市场上每卖出30辆车,就有一辆来自吉利汽车或沃尔沃汽车。

       招商证券在研报中预测,未来几年,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在未来几年的销量将达到200万辆和120万辆,整个集团(含集团其他品牌)可达400万辆以上,规模效应显著提升。

       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合并不仅仅在于更多的新鲜资金,包括《华尔街日报》、《瑞典日报》、,瑞典《晚报》在内的多家外媒认为,两家公司之间的协同效应提升,将更有利于降低两家公司在新技术开发的研发成本。

       此番对于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外媒均持看好的态度,相比于过往对于中国汽车较为苛刻、甚至负面的报道,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产生了转变?

       获益更大的是沃尔沃

       10年前,吉利几乎“倾其所有”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这段“身份悬殊”的联姻并未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看好,在一部分人眼中,一个当时不强势的中国品牌和一个连年亏损的北欧小众豪华品牌,根本算不上强强联手,更有一部分人认为是吉利“傍上”了沃尔沃。

       10年之后,吉利已经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佼佼者,2019年全年国内销量136.7万辆;沃尔沃全球销量达到70.5万辆,同比增长9.8%,销量实现连续增长。

       对于吉利而言,从当初的“傍上”到如今“双赢”,不同的字眼显示出了吉利的变化。

       沃尔沃的员工雷亦告诉《新车新技术》:“此番合作,获益更大的可能会是沃尔沃,通过和吉利的进一步合作,能够降低沃尔沃的成本,让报表更加好看,同时吉利加入分摊开发成本后,沃尔沃会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电气化当中。”

       早前,沃尔沃汽车曾计划独立IPO上市,最终由于各方原因上市暂缓。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汉肯?塞缪尔森接受外媒采访时说,目前的市场环境无法确保股票上市后沃尔沃会有出色表现,公司需要在“市场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上市,目前并不是给投资者带来确定性上升空间的最佳环境。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沃尔沃只有达到足够高的市值,吉利在脱手部分股权时才能“保本,而当时沃尔沃的报表很难支撑吉利所期待的高估值。

       雷亦也表示:“大老板(塞缪尔森)一直期待能够在瑞典上市,但报表不好看,沃尔沃没法上市。沃尔沃这边研发成本一直没办法降下来,吉利加入后能够缓解很多,同时沃尔沃已经开始切换部分吉利的供应商,来控制成本,让报表更好看。”

       从沃尔沃员工的看法,到外媒“双赢”的评价,都证明经过10年的发展之后,吉利已经成为一棵“参天大树”。此番进一步深化合作,吉利汽车和已经有超过90年历史的豪华品牌沃尔沃汽车处于完全对等的地位。

       纵观中国汽车企业,收购海外的车企和品牌并不少,但真正获得成功的寥寥无几。萨博在被北汽收购后香消玉殒,宝沃被福田收购后最终丧失了德系光环。如今来看,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个成功的典型,当下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进一步合作,将为双方未来奠定更好的基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是哪四家?

       2月26日,北京迎来了2020年的小客车号牌指标放榜之日。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数据显示:本期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个人共有467360个有效编码。本期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申请总数大于指标配置总数,按照《关于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配置指标轮候配置有关规则的通告》规定,将配置个人新能源小客车指标54200个,其余审核通过的有效申请编码按照规定继续轮候。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申请的人数太多,本期按顺序配给排号靠前的54200人,剩余的则继续排队轮候。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此刻你也想加入新能源排队大军,需要等候多久呢?我们假设一年54200个指标一直延续下去,算的大约需要等候8年,也就是2028年之后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于那些拿到指标的幸运儿来说,无疑是赚大发了!而拥有指标只是故事开始,对于接下来的选车,相信许多人也会遇到各种难题。本期内容,红点新能源就为大家带来了五款主流的紧凑型纯电SUV:帝豪GSe、BEIJING-EX5、比亚迪宋Pro?EV、小鹏G3、威马EX5。

       这五款车之中,既有销量前十的老伙计,也有1月销量靠前的新势力宠儿,还有身怀绝技的新能源技术宅。此刻,如果你正打算入手一台新能源的紧凑型SUV,又无从下手,今天小编就帮你一探这五款车的究竟。

       推荐车型一:帝豪GSe

       车辆基本信息速览

       官方指导价:10.99-15.99

       NEDC续航:400km/450km

       车身尺寸:?4440*1833*1560mm,轴距2700mm

       电池容量:?53.1kW.h/61.9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电池8年15万公里质保)

       电机功率:1、120kW/250N.m;2、130kW/270N.m

       充电时间:快充0.5h/慢充6.7h&7.8h

       推荐理由:入门价位低,长续航,性价比高,市场保有量大

       对于帝豪GSe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吉利畅销燃油车帝豪GS的纯电版本,这款车已经在市场摸爬滚打了数年,最终凭借出色的品质以及超长的续航,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2019年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帝豪GSe一举入围前十,这便是最好的市场证言。

       就在不久前,帝豪GSe也正式迎来了年度改款的2020款车型。凭借续航和动力的双提升,该款车再次被小编列入了纯电紧凑型SUV的推荐榜单。新车更换了130kW的全新电机,动力上有了提升,百公里加速也终于挤进了10秒大关,成绩为9.9秒。

       续航上,新车搭载了吉利最新的ITCS3.0第三代电池智能温控系统,加上更换了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续航提升至450km。

       此外,还有经典的帝豪家族造型,10.99万元的超低入门价格,以及吉利健康车——IAPS智能空气净化系统首发,都让帝豪GSe的看点非常足

       推荐车型二:BEIJING-EX5

       车辆基本信息速览

       官方指导价:16.99-19.99万元

       NEDC续航:415km

       车身尺寸:4480*1837*1673?mm,轴距2665mm

       电池容量:?61.8kW.h(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电池8年15万公里质保)

       电机功率:?160kW/N.m

       充电时间:快充0.5h/慢充10.5h

       推荐理由:可靠品质,强劲动力

       作为BEIJING品牌的紧凑型SUV当家花旦,BEIJING-EX5同样也身怀绝技。

       在动力方面,EX5搭载了BEIJING品牌高度集成的EMD3.0智能电控系统,配合自研的160kW高功率电机,0-50km/h加速成绩可达4.18秒,对于一款SUV来说,动力表现十分抢眼。

       智能互联上,EX5的超大尺寸全液晶仪表也值得一说。系统支持智能飞屏功能,只需手指轻划,可同步显示中控大屏的娱乐、电话、导航三种功能,科技感十足。?此外,EX5还搭载了百度DUEROS超强AI人工语音交互系统,能实现语音控制空调、导航、音乐、搜索美食景点。

       最让人惊喜的源于EX5自主研发了V2V车对车充电功能,以及V2L车载外供电功能,可提供稳定的220V电源输出,不仅让车辆变身移动充电宝,更为家庭出游提供了无限的新想象。

       除了以上这些亮点,EX5还具备丰富的驾驶辅助系统,包含10项ADAS智能驾驶辅助,以及源自萨博的高强度车身设计,为安全保驾护航。

       推荐车型三:比亚迪宋Pro?EV

       车辆基本信息速览

       官方指导价:17.98-21.98万元

       NEDC续航:405/502km

       车身尺寸:4650*1860*1700?mm,轴距2712mm

       电池容量:59.1/71?kW.h

       电机功率:120/135kW/280N.m

       充电时间:快充0.5h

       推荐理由:同级领先尺寸、比亚迪全新设计语言、Dilink生态

       应用了比亚迪全新“Dragon?face”设计语言的宋Pro?EV在造型设计上,让人很容易眼前一亮,加上同级最大的车身尺寸,以及2712mm的同级最长轴距,家庭用车大即是真理!

       值得关注的还有宋Pro?EV搭载的Dilink智能互联生态系统,系统设计基本延续了安卓手机的架构,更加贴合智能一代的使用习惯,人机交互十分友好,与此同时,海量的应用资源,也让宋Pro?EV可玩性更强。

       而502km的续航,也能够满足家人一周的出行需求。当然,宋Pro?EV也同样支持车载外放电功能——VTOL移动电站,同样可以输出220V的电源。

       推荐车型四:小鹏G3

       车辆基本信息速览

       官方指导价:14.38-19.68万元

       NEDC续航:401/520km

       车身尺寸:4450*1820*1678mm,轴距2625mm

       电池容量:50.5/66.5?kW.h

       功率扭矩:145kW/300N.m

       充电时间:快充0.5h/慢充5.5h

       推荐理由:同级最长续航、智能化配置丰富,小鹏自建超级快充网络,驾驶辅助系统强大

       作为造成新势力代表的小鹏汽车首款车型,小鹏G3的定位更像是一个类似小米手机的“汽车发烧友”。

       首先是520km的超长续航,为这辆车提供了最基本的性价比保障。此外得益于小鹏汽车自建的超级充电网络,让小鹏G3充电效率也更高;而5年10万公里的半价电费,更是为车主省出了真金白银。

       其次,L2.5级别的Xpilot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超级自动泊车辅助、语音泊车、智能驾驶等丰富的科技新潮玩法,同时还支持面部识别,为驾驶者提供多样化的定制模式。

       而AI全景相机无疑是小鹏G3的一大创举。不仅方便了聚会拍照合影,还能够变身“哨兵”,通过远程APP随时侦测车辆的状态。

       推荐车型五:威马EX5

       车辆基本信息速览

       官方指导价:13.98-18.98万元

       NEDC续航:400/520km

       车身尺寸:4585*1835*1672mm,轴距2703mm

       电池容量:52.56/69?kW.h

       功率扭矩:160kW/315N.m

       充电时间:快充0.5h/慢充11.2h

       推荐理由:同级最长续航、8.2秒加速、柴油加热技术、可选配置丰富

       相较同级成型,威马则更强调如何花最少的钱,买到一台最长续航的纯电紧凑型SUV,520km的综合续航。加上独创的温控黑科技——冬季续航增程系统,通过外部热源支持同时加温电池包和座舱,可以实现全车热管理,进而实现冬季续航增程20%的目标,为纯电车型缓解冬季续航问题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而除了续航,威马EX5还拥有同级最强的动力表现,最大功率160kW,最大扭矩315N.m的驱动电机,为威马EX5带来8.2秒的同级领先加速性能。

       当然,造成新势力最擅长的还是对车辆的柔性定制。除了推出基础款的车型,威马EX5还推出了丰富的选装包,满足各种需求。

       红点荐车:综合对比这款车,其实各有各自的过人之处。而为了方便大家选车,接下来将为每一个车做一个特别推荐,供大家选车参考。

       总结一下,哪款车型适合各位买:帝豪Gse:预算不太充裕,又想买紧凑级,10.99万元起售、2700mm轴距;BEIJING-EX5:想要纯正SUV范儿(带备胎)、品牌靠谱;比亚迪宋Pro?EV:超大尺寸、Dilink智能生态、大厂品质保证;小鹏G3:汽车科技发烧友、13.98万元买520km续航,180kW半价快充;威马EX5:8.2秒地板油性能控、选配小能手,长续航玩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独家 | 华晨破产,长城投产宝马3系

       1、通用

       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mpany,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通用汽车在全球生产和销售包括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GMC、五菱、宝骏以及霍顿等一系列品牌车型并提供服务。经历破产重组后的通用汽车焕发出了新的活力。2012年,通用汽车全球汽车销量达到9,285,991辆,仅次于丰田汽车集团,排名第二。

       2、福特

       福特(Ford)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any)旗下的众多品牌之一,公司及品牌名“福特”来源于创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成立于1903年,旗下拥有福特(Ford)和林肯(Lincoln)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Dearborn)。

       3、丰田

       丰田汽车公司(Toyota?Motor Corporation),简称丰田(TOYOTA),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日本汽车制造公司,属于三井(Mitsui)财阀。2012年共售973万辆车,2013年度预计生产1010万辆汽车,是第一个达到年产量千万台以上的车厂。而丰田亦是雷克萨斯、斯巴鲁品牌的母公司及富士重工的最大股东。2016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8位。

       4、大众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2019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9位。整个汽车集团在2012年产销超过907万辆,大众品牌则超过574万辆。

扩展资料

       1、大众旗下的10个品牌

       保时捷(Porsche)、大众(Volkswagen)、奥迪(Audi)、兰博基尼(Lamborghini)、斯柯达(Skoda)、西亚特(Seat)、宾利(Bentely)、布加迪(Bugatti)、斯堪尼亚(SCANIA)、大众商用车。

       2、通用汽车旗下的品牌 

       Buick(别克)、Cadillac(凯迪拉克)、Chevrolet(雪佛兰)、Daewoo(大宇)、GMC(商务车分部)、Holden(霍顿)、Hummer(悍马)、Opel(欧宝)、Pontiac(庞蒂克)、Saab(萨博)、Saturn(土星)、Vauxhell(沃克斯豪尔)等。

       而傲世莫比Oldsmobile已在2003年停产。另外,通用和铃木有合作销售的关系,大宇的产品在北美挂铃木标销售。

电动车在中国发展那么猛 能否造就世界级汽车品

       倘若说,2018-2019媒体习惯用“黑天鹅”和“灰犀牛”形容各种意外,那么2020年的“出乎意料”已经让业界陷入缄默、不再打算用比喻手法去描绘那种惊愕。

       只不过,所有的意料之外都只是表层现象,暗流涌动方为本质动因,瞬间的爆发,无一例外尽皆是蓄势已久的结果。

       “华晨被法院裁定破产重整”

       “证监会立案调查华晨”

       ……

       “华晨还有救么?”同行者问。

       “还可以再拯救一下,因此进入破产重整而不是破产清算。”我这样回答。

       然而手机那头发来的信息却叫人坐不住:“?3系在长城徐水这边2024年SOP。”

       终究,长城拿走华晨的位置,成为中国自主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又一页。

       死不了,好不了

       当汽车行业半数注意力都聚焦在广州车展时,关于“华晨破产”的消息已经铺天盖地。

       许多人没有看明白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日发布的裁定书:“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划重点:1、华晨集团资不抵债,构成破产原因。2、仍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

       “破产”这个概念需要科普一下。

       狭义的破产,指的是破产清算,如果用美国《破产法典》(United?States?Bankruptcy?Code)来对照,就是第七章“清算”(Chapter?7?liquidation),需要指派信托人收集债务人的资产,清算后用收益尽可能偿付债权人。在汽车行业,瑞典萨博汽车在2011年破产重组失败之后,于2012年被宣布破产清算,连有着70余年历史的藏车馆都被出售。当然我们知道,后来萨博和汽车相关的一部分资产被国能集团收购,遂有NEVS;再之后NEVS转为恒大所有。

       而很多时候,破产,是“破产重组/重整”的简称,也被称为“破产保护”,对应美国《破产法典》的第十一章“破产重组”(Chapter?11?reorganization),通常不需要信托人执行,债务人持有其资产,尽可能偿付债务,同时其商业活动仍然继续。诸如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2009年的“破产”即为该范畴。

       简单理解,破产重组/保护和破产清算,两者就是“死里逃生”和“死得不能再死”的差异。至少目前为止,华晨还在朝着“死里逃生”的方向走去。

       那么,如何理解法院所说的“仍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整个华晨集团目前有4.7万名员工,这个数量级的就业岗位从政府角度考虑,无疑份量重如泰山。在业务层面,华晨尽管自主品牌乘用车——华晨中华孱弱不堪,但合资公司华晨宝马、零部件公司新晨动力与航天三菱、商用车金杯等板块,在各自细分领域内表现可圈可点。

       股权就更意味着华晨同地方政府关联密切,华晨集团80%股权归辽宁国资委持有,另外20%则归于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财政厅旗下)。而华晨宝马的直接中方股东是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后者被沈阳兴远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兴远东又被百慕大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1992年注册的上市公司)持有全部股权。故而,华晨直接就是辽宁政府的嫡亲,华晨宝马隔了多层“母公司-子公司”关系成为利润奶牛。

       然而,华晨的拯救也并非一件易事。

       按照历史去追根溯源,仰融当年接班“华晨奠基人”赵希友,为华晨开创诸多新局面,却也将摊子铺设过大,金杯通用、华晨宝马合资之后,再同雷诺、罗孚讨论合作,内谋收购陕西秦川。于是祁玉民上台则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坚持以华晨国有资产价值为核心,狠抓华晨中国上市公司股价与市值,却疏于发展华晨自主板块、背离市场和行业规律,成为华晨今日衰落的根本原因。

       业界对仰融神话太多,甚至炮制出“信仰无敌”的荒谬言论,忽略了他后来的“正道汽车”乃是不折不扣的PPT造车。但祁玉民的保守和价值取向决定了华晨整个体系就此扭曲和停止成长。

       从缺少正向技术研发、产品和设计实力不济,市场趋势把握不当、华晨中华V6/7姗姗来迟错失良机,到网络渠道紊乱、一二级网络比例失调,再到人才缺失、一切业务难以推动,乃至过于押宝债券金融市场,给今天的“爆雷”埋下祸根,体系的溃烂和意识的退化远远不是一款车的成败或者一次营销的好坏能够决定或概括。

       长城拿走宝马3系,只是一个开始

       《汽车公社》在行业里最先爆料“长城与宝马合资”,后来业界也看到长城和宝马建立了光束汽车,打算先推MINI品牌电动汽车。

       序曲从来不是旋律的全部。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徐水分公司方面的人士对我们披露称,宝马实际上对于同长城的合资板块,抱有更大的期望,不但未来有望投产MINI全系,同时底盘业务的消息也显示在铺设宝马3系生产线,预计2024年开始量产SOP(Start?Of?Production)。

       这条说法其实挺令人匪夷所思。长城和宝马已有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张家港工厂预计2022年投产MINI电动车,有可能与欧拉同平台。爆料说法意味着什么?首先,MINI国产不止于新电动车,同时还有全系产品。其次,宝马不止打算将MINI交给同长城的合资业务,宝马品牌车型也将落户。第三,生产基地不单单是光束张家港工厂,还会交给长城徐水工厂,也许长城宝马3系在产品序列归属上仍然归于光束所有。

       那么,华晨宝马呢?2022年,宝马将持有华晨宝马75%股权,更接近于完全的控制力。从逻辑上讲,宝马没有理由弱化华晨宝马。但我们知道,2018年华晨和宝马的公告显示,华晨宝马不但会投产IX3这样的电动车,还会将X5这款重磅高规格产品国产。如果的确将3系转交给长城宝马合资公司,那么显然华晨宝马将担负更重的高档宝马产品制造任务。

       倘若爆料完全属实,那么长城宝马将给一系列自主与合资公司“打样”——弱势中国伙伴的合资板块,要么被外方收归,要么被剥夺权限,转给强势中国伙伴的合资业务。

       目前最接近华晨-宝马-长城格局的,当属北汽-奔驰-吉利。奔驰同样希望持有北京奔驰75%股权,吉利也同奔驰合资后基于Smart推出智马达,但以吉利的雄心,很难想象会满足于一款电动微车。奔驰C级等奔驰品牌主力车型是否也会转交吉利-奔驰合资公司投产?兴许有关各方已经在协商和谋划之中。

       这种大胆推演的背景,乃是由于自主阵营的强弱分化,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地步。以今年上半年来分析,6月份合资品牌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接近68%新高点,也就宣告自主品牌创下了32.2%的近年新低。整个上半年,自主品牌仅占据了乘用车市场35.3%销量比重,而去年6月和上半年的数据分别是37.5%和39.0%。

       几年前,我们说合资车企缺少SUV,如今从大众到日系车,合资SUV汹涌而来,美系韩系也指望SUV能够带来重振;我们也说合资车企缺少新能源车,如今特斯拉牵头纯电动,德系则领衔插混,席卷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所以,补白后的合资品牌,已经让自主阵营再也无法享受“我有敌无”的蓝海红利。

       自主阵营一批弱势者倒下,诸如华泰、众泰、力帆。因此上半年自主品牌累计销量同比大跌30.2%至2,702,890辆,远高于合资车的18.3%和乘用车大盘的22.9%;6月份更是在合资与大盘分别上涨9.5%和1.2%的时候仍旧滑坡13.0%。

       优胜劣汰、筛选机制,从中长期来说对自主头部企业反而是利好。当之前通过山寨、仿制的手法在市场未成熟时混得一席之地的车企纷纷落马,则一旦市场从寒冬回归往常,则强者将分享弱者沉沦后剩下的所有份额。

       整体车市在死去活来的起伏中,跌跌撞撞地闯出生路,这就是车市新生的写照。生死时速的竞赛,必然重新涤荡行业局面,洗牌资源配置,“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从野蛮生长的混乱中恢复健康上行的秩序。

       而从另一端去审视,消费者也势必在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更趋理性,加之中国民众越来越懂汽车,也会从终端加速优胜劣汰。下个环节,则是制造端的进步更容易拉升消费者的品位和理性。从而B端和C端在外压的作用下,反而走进了交替进步上升的正循环。

       勿怪行业的丛林法则太过残酷血腥,去芜存菁的马太效应掀起浪涛,被冲击至死的弱者只能成为史页上令人慨叹的名字,而强者则更加坚若磐石,更加待发蓄势。

       文/卡曼?北岸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美国通用汽车旗下都有哪些汽车品牌?哪些比较常见?

       自2009年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8年居世界第一,这也让中国稳坐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位置。不过,尽管中国在销量上引领行业,但其尚未开发出一种汽车品牌,与奥迪、宝马、奔驰甚至通用相媲美。这让外国制造商得以在中国开展有利可图的业务,以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

       如今,中国政府正竭力遏制污染,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这对其汽车行业有极大好处。环保法规和生产激励措施可能会加速电动汽车销量的增长,也可能最终会给中国自主品牌带来制造出世界级汽车品牌的机会。

       在政府的帮助下,中国已经培育出了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社交媒体巨头腾讯以及智能手机巨头华为。现在,北京似乎决心要从80家开发新能源汽车企中寻找出最有前途的公司,从而帮助自主品牌挤进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的俱乐部。

       “随着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拥抱一个打造高端品牌的机会”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说,“我们能改变世界汽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弯道超车成为引领者。”

       尽管大众和丰田还在最终确定在华市场的电动化发展战略,但用户已经可以购买众多新能源车型了,包括预定蔚来刚刚发布的ES8纯电动车。这款车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500公里,价格仅是特斯拉Model X的一半左右。

       市场研究机构伯恩斯坦(Sanford c 。 Bernstein)驻香港分析师Robin Zhu表示,与许多其他中国初创企业相比,蔚来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因为它拥有强大的投资者背景。据了解,除了腾讯,蔚来汽车的投资者还包括Baillie Gifford和红杉资本。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徐海东表示,中国在电动汽车销售方面已经领先全球,早在2015年就超过了美国。

       中国商务部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1-11月份累计销售60.9万辆,同比增长51.4%,全年销售量有望超过7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明年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以及燃料电池车的销量将达到100万辆。

       这些新能源汽车几乎都是中国自主品牌。中国政府已经设定了到2025年实现保有7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策上已经开始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并加强对燃油车的控制。

       从2009年到2015年,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达到了591亿元。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16年和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可能达到了830亿元。为了提振需求,中国向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10%的返款。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先的补贴计划将于2017年底到期,但会进一步延长至2020年。

       “这是进入电动汽车行业的最佳时机,” 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董事长Kai Johan Jiang说道。该公司于2012年收购了萨博汽车AB公司,希望在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在中国,一个更大的变化是,限制传统燃油车发展的双积分政策将在2019年正式执行。按照规定,对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者进口量不满3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不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达到3万辆以上的,从2019年度开始设定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

       2019年度、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每辆新能源车的信用额度通常从2到5分不等,而较里程长的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则能获得更多的信用额度。未能通过配额的汽车制造商可以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信用额度,否则将面临罚款。

       双积分政策会推动比亚迪和蔚来这样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它们可以出售超额信贷。

       “在电动汽车市场,一切开始重新洗牌,”德国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驻慕尼黑高级合伙人沃尔夫冈·伯恩哈特(Wolfgang Bernhart)说。“我们将看到更为激烈的竞争。”

       中国不只是想让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盛行。德国零件制造商Schaeffler AG首席执行官克劳斯·罗森菲尔德(Klaus Rosenfeld)表示:“很明显,中国汽车制造商想在海外销售他们的汽车。他们知道,在国内市场上很难与燃油车展开竞争,但转向电动汽车上可能会带来巨大机遇。”

       11月,大众汽车表示,将投资超过118亿美元与当地合作伙伴在中国生产40款新能源车型。该公司希望到2020年每年销售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将销量增加到150万辆,其中大部分是电动汽车。丰田也计划于2020年在中国推出首款电动汽车。

       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表示:“在电动汽车行业谁第一不重要,重要的谁能做到最好。”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品牌驰名全世界,旗下品牌汽车有很多,像别克,大宇、雪佛兰、凯迪拉克、庞迪亚克、奥兹莫比尔、欧宝、沃克斯豪尔、霍顿、悍马、萨博、GMC、土星都是旗下品牌,这些车在美国国内都还是比较常见,只不过在我国国内,只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悍马是比较常见。?

       一、通用的历史

       通用汽车公司是在美国1908年成立,在全球生产销售各种品牌汽车并为其提供服务,通用旗下多个品牌车型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很高。自从2019年,通用汽车公司出现了工人大罢工之后,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销量下滑,在2020年,通用汽车又在全球范围内召回了大概700多万辆汽车,给通用公司造成了很大一笔损失。

       二、常见品牌有哪些

       我国是通用汽车进口量大国,国人对于通用汽车旗下一些品牌都十分青睐,这些品牌在国内销售量稳居前列,国人对通用汽车旗下悍马、凯迪拉克、雪佛兰、别克都非常喜欢,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扩大,这几个品牌大街小巷都能看到。

       三、通用汽车在国内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技术增加以及国产汽车逐渐占有市场,越来越适合国人汽车出现了,通用汽车公司在我国几个品牌销售量,每年都在逐步下降,以前国人对进口汽车或者合资汽车,认为发动机质量好,售后有保障,但近几年国产汽车质量不次于合资汽车,相信再过几年,国外汽车在国内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少。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旗下有很多汽车品牌,在国内常见只有极少数几个品牌,随着我国国产汽车占有量越来越高,这些品牌会再度减少。

       好了,关于“萨博汽车销量”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通过我的介绍对“萨博汽车销量”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